此言一出,全场鸦雀无声!

此间诗词,多是歌功颂德,亦或是缅怀古人。

‘咏物诗’是第一次出现。

对于他们这些一瓶子不满,半瓶子咣当的‘诗人’而言,无异于振聋发聩!

就好像,画中圣手阎立本,头一次看见柳白的素描一样。

这是一种,开创了流派的全新诗风!

陆敦信眼珠子瞪得像铃铛。

他呆了片刻,一下子从凳子上弹了起来一样。

紧走几步,来到李二面前,郑重其事的躬身一礼。

“先生大才,受敦信一拜!”

他的语气是激动的,目光是狂热的,似乎已经将李二当成了偶像...

李二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,接受了陆敦信的一拜。

“偶得,偶得几句而已...”

分明是剽窃的,看他的样子,竟然还挺享受?

柳白嘟囔了几声,把脑袋撇到一边去。

他没好意思指责李二。

毕竟,他也是从别人那剽窃来的...

大唐的官,不认识大唐的皇帝,听起来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
不过,在举荐制的作用超过科举制的时候,这种事情就变得很正常。

门阀之中的士子,不用付出任何代价,就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官场。

相比之下,普通百姓进入官场的路,几乎完全被堵死。

只有等灞桥书院的第一批学生,真正毕业,朝廷为此而召开科举,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,实现小范围的公平。

李二深知其害,同样也对其深痛恶觉。

就算陆敦信是陆德明的儿子,也得不到他任何的好感。

面子上过得去,也就罢了。

这也是他为何现在还没有表露身份的原因。

他压根就不想向陆敦信表明身份。

免得让人以为,这个新进的六品小官,跟皇帝有什么交情。

陆敦信的恭维,让李二觉得有几分飘然。

不过,周围那一片不怎么友善的目光,同时让他感到有些不自在。

就连朱宣的眼神,都变了...

“柳兄,那首诗,真的是他作的?”

朱宣在柳白耳边,轻声说道。

柳白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?

只好捏着鼻子,说了声‘是’。

朱宣的脸色有点不好看。

“都一把年纪了,跟我们争什么?”

闹了半天,他是担心,陆敦信看上李二的才华,想让李二当他的亲随,抢了年轻人们进入官场的机会。

柳白想了想,也的确是这么个道理。

这就好像,某个国色天香的富家小姐抛绣球,招夫婿,全城的大小伙子都攒足了力气,等着把绣球搂在怀里,死活不撒手。

可这时候,绣球却不偏不倚的落在一个老乞丐手中。

规矩是定死了的,扔给老乞丐,那就是老乞丐的。

全城的小伙子们,心里头就算再恶心,也不好意思说出来。

柳白悄悄拉了李二一把。

李二正在兴头上。

他瞧不瞧得上陆敦信,先放在一边,谁不爱听别人恭维呢?

尤其是在学问上,更是直接戳到了李二的爽点上。

“你拉朕...”

李二下意识的把‘朕’的自称说出口,又急忙调转口风。

“你拉某家作甚?”

柳白不管陆敦信等人如何,直接把李二拉了出去。

听了柳白的担忧,李二恍然的点点头。

“你说的也对,应该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,说不定里边就有人才呢,朕看那个朱宣就不错。”

柳白一怔,有些无奈的搓了搓眉心,道:“我的意思是,咱们可以从陆敦信下手,正好来了江南之后,身边没有可用之人。”

李二上下打量柳白几眼,而后用肩膀碰了碰他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