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振南立刻走到桌子前,把笔拿了起来。

柳白一边说,他一边写。

足足三大张纸,不仅说了最近中原的局势变化,还点名了针对倭国人的计划。

这些事情,是迟早要交给李承乾接管的。

不管是朝廷的那些老帅,还是柳家的人,都一致认为,高昌国之战打不了多久。

高昌不是高句丽,全国上下有十万兵马,就算顶天了。

大唐足足一万两千人,没理由不赢!

军事学院的人,在沙盘上推演过数次,最终得到的结果是,大唐连五百人都死不了。

这并非是真刀实枪的战争,而是热武器和冷兵器的第一次碰撞。

高昌...不过是可怜的试验品罢了。

若是一切都按照预计推演的进行下去,那么便宣告着,个人的勇武时代,已经彻底结束。

而书院的军事学院,地位甚至会拔高到堪比文学院的地步!

书信很快就被送走了。

泰记的人,会以最快的速度,将书信送到关中。

再走秘密渠道,送到李承乾手中。

时间,不会超过十天!

...

凉州!

在关中人的眼中,凉州已经是西北边陲的极限了。

可实际上,凉州距离玉门关...还远着呢。

这里,是河西一带,最大的都市,繁华程度,并不下与晋阳、洛阳这种大城市。

作为陇右道首府,同样是大唐府兵,抵御羌族的军事重镇,凉州拥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。

几百年间,这里曾经是西域诸国的领地。

汉初属大月氏,后归匈奴。

直至霍去病一支精骑,打穿西域,设立河西四郡,这里彻底成为了中原人的天下。

年年繁衍,年年征战,致使陇右人颇为剽悍。

这里的府兵,也是大唐诸道之中,最为勇武的!

上柱国、阳翟县公郭孝恪,任凉州大都督三年,经营日久。

不光要抵御外族,还要保证自凉州到玉门关一带,丝绸之路的畅通。

绵延千里,都要靠他手下的一万五千人来守护。

虽说他从未和柳白见过面,但两人的交情,已经不是旁人可以比拟的了。

柳家能一力扛起丝绸之路,郭孝恪功不可没!

即便他三年没回长安,柳家的大部分产业之中,郭家都有一股。

况且,郭孝恪还曾经是程咬金的部将,几家人亲厚非常!

所以,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太子党。

太子亲来,郭孝恪鼎力支持!

眼瞅着就要回长安述职了,郭孝恪还真有点舍不得。

凉州大都督府的门匾,已经换成了‘安西大都护府’的字号。

站在下边,郭孝恪慨然长叹。

“明日就要出兵了...”

他带着家人亲眷,收拾好了回长安的行装,特地来找李承乾,和新任安西大都护乔师望辞行。

李承乾一身戎装。

身后左边,是已经比他高出大半头的薛礼。

右边,则是俊秀得令人发指的金日磾!

两人都是军中新贵。

尤其是薛礼,小小年纪,已经成为了正四品的太子左庶子、兼安西副都护!

当然,金日磾也不差。

名义上占着从四品的宣威将军,朝中已经有一个太府少卿的位置等着他,和六部侍郎平起平坐!

三人出来的同时,乔师望从军营的方向策马而来。

郭孝恪单膝跪地,道:“太子殿下,末将前来辞行,愿我大唐雄师,百战百胜!”

李承乾把他搀扶起来。

多日风沙,让李承乾看起来比从前糙了很多。

“回长安就该享享清福了,老夫人他们跟着你,在陇右吃了三年的沙子,回去一定要安置妥当!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